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市司法局> 建议提案办理>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113417000032450110/202405-00035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宣城市司法局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
名称: 关于市政协2024年第105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宣司函〔2024〕5号
发布日期: 2024-05-20
索引号: 113417000032450110/202405-00035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宣城市司法局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
名称: 关于市政协2024年第105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宣司函〔2024〕5号
发布日期: 2024-05-20
关于市政协2024年第10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5-20 11:08 来源:宣城市司法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汪润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建设“一站式”解纷体系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宣城市按照“市级抓统筹、县乡抓治理、村(社区)抓网格”的思路,推进“一站式”解纷体系建设,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站、室)综合协调、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社会治理“枫”景

一是高位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对“一站式”解纷体系试点工作作批示“人民调解工作作为空间很大,要在充分运用‘枫桥经验’同时,结合宣城实际,推进试点工作出新出彩。”纳入年度重要考核。市委深改委将建设品牌调解工作纳入深改任务,市政府将建设特色化调解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外,“积极推动‘一站式’解纷体系建设”还被纳入法治政府建设年度考核。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市政府常务会、市委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并印发《关于推进“一站式”解纷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全市围绕“两上升、三下降、四提高”目标任务,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全力构建起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以访调对接、诉调对接、检调对接、警民联调为支撑,以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为补充的“1+4+N”大调解格局。

二是整合资源建好一站平台“最多跑一地、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抓手,整合政法委、信访局、司法局等部门职能,按照“有人员、有场所、有经费、有设施、有机制、有标牌、有特色”的标准,推动“一站式”解纷平台建设。目前,市县级社会矛盾调解化解中心已实现全覆盖94%的乡镇街道实现综治中心、信访办、司法所“一中心”或相对集中办公,通过常驻、轮驻等形式联开办公,推动“受理、交办、调解、反馈、评价”一站到底。延伸调解网络。完善“网格+调解”对接运行机制,按照“县统乡管村用、多员合一、一员多能”的原则,划分设置8113“和”网格,配备网格警务员873名、网格法务员658名、网格员11529名,最大限度整合党建宣传、矛盾化解、安全防范、公共服务、信息采集等功能,做到需求“一网”发现、隐患“一网”排查、问题“一网”解决。通过建立“问题发现+定期研判”“清单+闭环”“网格+网络”等工作机制,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15190个,化解信访矛盾380多件,把问题矛盾化解在一线应用智慧平台,推动实体中心和网络体系同步建设,窗口平台和智慧系统一体打造,引导各相关部门单位、调解组织登录使用安徽省调解平台,最大程度发挥网上枢纽平台作用。指导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员通过“随手拍”等形式收集群众诉求、推动“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三是彰显特色。明确“和”品牌。解锁徽文化“和谐”密码,提炼“握手言和”调解品牌,鼓励各县区以“握手言和”调解品牌建设为龙头,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子品牌,丰富“握手言和”品牌的内涵,扩大“握手言和”调解品牌的辐射效应,形成“头雁领航 雁阵齐飞”的调解品牌矩阵。培育“和”队伍。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岗位安置等多种方式,配齐专职人民调解员943人,组建涵盖生产经营、婚嫁家庭等16个领域的调解专家库。引导专业人员、乡贤名人在调解过程中既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止讼息争、修复双方关系。做实“和”调解。围绕“‘和衷共济’凝共识、‘和谐社区’强基础、‘和美家庭’传美德、‘和睦邻里’促融洽、‘和气生财’塑诚信、‘和乐共事’聚民心”六大主题,深入开展“人民调解为人民”系列主题活动。今年以来,全市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8846件,调解成功率98.8%,真正实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办复类别:A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联系人:翟永俊            联系电话:3023904

 

 

 

                              宣城市司法局

                               202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