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区紧紧围绕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落实落细社会救助各项政策,推行“一次申请受理、一次承诺授权、一次审核确认、分类实施救助”,为困难群众提供优质、高效、贴心服务,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次性申请受理。申请有指导。积极指导有意愿申请救助的困难群众填写相关表格,确保一次性完成共同生活家庭成员及法定供养义务人家庭成员基本信息采集、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授权及承诺等事项。受理有依据。严格对照《安徽省特困人员认定办法》《宣州区低收入人口认定及救助实施细则(试行)》等要求,收集、核对相关申请材料。优先通过国家或地方政务服务平台查询获取相关材料,减轻群众重复提交负担。及时受理材料齐全、符合要求的申请,对材料不齐备的一次性书面告知。
共享性家庭调查。完善调查体系。建立以家庭人口、家庭收入、家庭支出和家庭财产为基本评价维度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体系,采取“先摸排状况、后分类确认”的模式开展经济状况调查。共享交换数据。区民政局通过社会救助大数据信息系统同人社、医保、残联等部门,分层分类开展低收入人口信息查询、需求推送、数据交叉比对等业务,实现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交换, 动态掌握低收入人口就业状况、家庭支出、困难情形等变化情况,对预警信息加强线下核查和线上处置。指导救助补位。及时将新增人员信息推送给本乡镇(街道)的人社、医保、住建、教育等部门判定是否符合专项救助政策,并帮助办理适用性救助。
综合性研判评审。充分了解困难群众申请事项,综合研判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结果,主动按照“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其他低收入人口”“临时救助”的认定顺序逐类进行审核确认,避免困难群众“反复申请、反复确认”现象发生,最大限度做到便民惠民。
针对性分类救助。适时组织召开联审联批会议,全面审核相关材料,并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审核确认意见。对于确认同意的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及时发放保障金,补充发放临时救助金。扎实做好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服务类社会救助和其他救助帮扶。(魏佳丽)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