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宣城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立足本职工作要求,提升政务公开质量。始终坚持准确、公开、透明发布政府信息,不断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圆满完成政务公开工作任务。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宣城市司法局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将政务公开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检查督促,切实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认真研究2024年政务公开重点工作并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健全落实办公室负责负责信息公开工作的收集、审核和发布,业务各科室积极配合,建立上下联动、各司其职、专人负责的政务公开工作模式。
(二)拓宽公开范围,全面提升内容质量。坚持政务公开工作原则,明确司法行政业务的公开内容、责任科室、公开时限等,确保应予政务信息公开到位。严格落实信息发布“三审”制度,对公开的政务信息公开严格审核把关,坚持“谁发布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的工作原则,确保公开信息格式标准规范、内容全面详实、数据真实准确。充分利用 “宣城普法”抖音号、“宣城法治”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第一时间公布工作动态和法治便民信息,为群众获取司法行政信息提供便利窗口。
(三)丰富栏目内容,有效提升信息质量。根据职责内容调整栏目内容,向社会公开市司法局及其下属单位的机构设置、职能简介、领导简介等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财政收支情况和重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按时上传工作动态以及各项惠民政策的通知、民生工程的开展情况等其他政务信息,主动公开律师、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等领域相关信息,满足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领域相关信息需求。市司法局2024年在市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发布和更新信息1924条,其中“宣城市司法局”1469条;“信息公开”358条;“重点栏目”97条,包含“公共法律服务领域信息公开”68条。
(四)聚焦职能发挥,做好政策宣传解读。推进政策文件宣传解读,决策过程充分利用听证会、专家咨询、论证会等渠道,对政府立法、决策的全过程和结果予以公开,对司法行政工作中的热点和关系民生的重大决策,采用主要负责人解读、图片解读、专家解读等多种不同的解读形式,围绕决策背景和依据、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研判和起草过程、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创新举措、保障措施等实质性内容进行政策解读。2024年,发布各类“政策解读”8条。
(四)接受群众监督,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围绕热点舆情积极主动回应,扩大群众知晓面,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通过局门户网站、微信、投诉电话、监督信箱等渠道,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主动发布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行政执法考试、法律援助等信息,对涉及司法行政领域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予以回应。2024年,宣城市司法局“回应关切”11条,“监督保障”15条, “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1条。共接收和办理市长热线19件,部门信箱22件,全部做到了来电必接、有问必答,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主动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
二、存在问题
2024年,我局政务公开工作水平有了一定提升,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政务公开工作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工作开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政策解读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解读形式仍不丰富,方式方法不够新颖,解读质量不高;二是政务公开工作主动性仍需加强,少数业务科室对政务信息主动公开主动意识不足,主动公开的信息不够全面,个别信息更新不及时;三是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方面等部分信息发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政民互动的有效性有待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5 年,我局在市政务公开办的指导下,将继续始终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实现重点突破。
一是加强沟通学习。积极学习其他单位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新方法、好经验,努力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推进我局政务公开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是明确目标任务。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公开意识。加强协同配合,加大公开力度,做到将公开成为自觉、透明成为常态。提高政务公开工作的及时性、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是提升政策解读质量。积极探索拓展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政策解读,更多运用图片、图表、图解、视频、动漫等方式,扩大传播范围和受众面。在政策解读质量方面下功夫,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做好各项政策解读。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发挥好政务公开在知民情、汇民智、解民忧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政民互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宣传阵地,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开展互动交流,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持续提升政务公开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